按姓氏笔画排序 |
|
|
王文 副研究员/博导 研究方向:轴承技术。长期从事滑动轴承及滚动轴承技术研究,承担多项国家及省市重点研发项目,负责多项轴承产业化研发项目。 |
|
王亚珍 副研究员/机械自动化系机械设计教研室主任 研究方向: 数字化设计与仿真分析、摩擦与润滑设计、机械创新设计等。 |
|
王秀梅 副研究员 研究方向:机械工程和金属加工领域的设计、制造加工、安全性评估等数值仿真分析及研究;有限元分析在医工结合方向,特别是骨生物力学中的应用研究。 |
|
王梅 副高 研究方向:智能机器人:机器人视觉检测及环境建模、机器人自主运动规划、仿人运动研究;智能控制: 智能控制理论与应用、测控一体化系统 |
|
王鸿栋 副教授 研究方向:微纳制造、摩擦与润滑系统的应用与设计 |
|
邓招义 副教授 研究方向:机械设计与传动等 |
|
田应仲 副教授/博导/上海机器人学会理事/上海市机器人行业协会理事 研究方向: 共融机器人、柔性机器人、手术机器人、自主移动机器人、先进机构设计、图像处理技术等。承担或参与国家级及省部级项目20余项,发表包括《Nature》子刊论文在内的高水平学术论文100余篇,SCI收录40余篇;主持上海市精品课程一项;“上海市优秀共产党员、上海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、宝钢优秀教师奖”获得者。 |
|
李龙 副教授/系研究生主管 研究方向:智能结构、柔性机器人、仿生机器人、柔性感知等。本硕博就读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机器人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,师从宇航机构与控制领域著名专家邓宗全院士。以第一/通讯作者发表Nature子刊在内的高水平论文15篇,主持国家级、省部级及军口项目8项。 |
|
李宝福 副教授 研究方向:机械制造工艺及检测技术研究 |
|
李桂琴 副教授/博导/中国图学学会计算机图学专委会委员/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高级会员/上海市人工智能协会专家委委员 研究方向:智能设计与智能制造、机器人、多物理场耦合仿真 |
|
李静 副教授/博导/上海大学智能制造及机器人中心副主任/上海市机器人学会会员/上海市人工智能学会会员 研究方向:高端数控装备及工业软件、工业机器人技术、计算机辅助医疗诊断技术。承担或参与的国家级、省部级及企业项目20余项,获得上海市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,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,上海市产学研合作优秀项目二等奖1项。 电子邮箱:ian1982@shu.edu.cn |
|
任彬 副教授/博导/上海大学人工智能与医工交叉研究中心副主任 研究方向:重点展开人工智能、智能制造系统、并联机器人和人机交互技术等领域的研究工作。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-面上项目等6项国家及省部级项目。发表(SCI/EI刊源)论文30余篇,专著2部。2013年入选香江学者计划, 香港学者协会会员。2016年入选上海市青年东方学者。 |
|
许京荆 副研究员/硕导 研究方向:结构分析设计及理论、有限元数值模拟及应用研究,涉及加工工艺仿真、安全断裂失效评估、材料表面改性、太阳电池阵、压力容器结构强度及疲劳、喷雾干燥模拟、发动机振动特性评估等CAE问题,涵盖线性/非线性、稳态/瞬态结构、流体、电磁、热及多场耦合分析。 电子邮箱:xjj125@shu.edu.cn |
|
张在房 副教授/博导 研究方向:产品服务系统智能设计、人工智能方法与应用、数字孪生、精益生产、企业信息化 |
|
张燕 副研究员 研究方向:目前主要开展电子封装材料及集成技术领域研究,包括微纳互连材料研究、先进电子材料特性分析及热管理应用、复杂界面分析等。 电子邮箱:yzhang@shu.edu.cn |
|
张金松 副教授 研究方向:微流控技术、流体图像处理、机器学习、数据处理与分析、自动化设备及产、机器人工程应用。香港城市大学(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) 研究助理,主持、参与多项上海市科委、国家科技部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、企业项目等,发表论文50余篇(SCI、EI收录30余篇),授权中国发明专利10余项。 |
|
张泉 副教授/博导/上海市启明星 研究方向:在精密驱动、振动控制、智能无人系统方向发表SCI论文30余篇,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/青年,装备发展部项目等,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,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,入选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。 |
|
张健滔 副研究员/硕导 研究方向:先进机器人技术,人工智能辅助诊断/检测技术,环境能量收集与利用,压电超声电机技术,振动利用技术,智能结构与优化,机械设计及计算机辅助分析。 |
|
张曦 副教授 研究方向:机器视觉与智能检测技术面向工业机器人、数控加工、深海探测和精准医学等领域的应用需求,研究2D图像识别与3D视觉重建算法,并研发基于机器视觉的智能检测系统,相关研究项目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、科技部和行业单位的资助。 |
|
严良文 副研究员 研究方向:致力于楼宇设备自控系统研发及大型楼宇建筑群智慧化运维管理;光电生理传感器(PPG)的研发与应用;机电一体化产品研发和智能输送系统开发等。 |
|
余光伟 副高 研究方向:智能化测控系统、转子系统动力学、摩擦学研究 |
|
汪地 副研究员 研究方向:机电控制,机器人技术,农业机器人,虚拟现实,3D打印技术 |
![]() |
沈南燕 副教授/上海市智能制造及机器人重点实验室副主任/上海大学智能制造及机器人中心主任 研究方向:先进磨削技术及高端数控装备;工业机器人及其应用软件研发;工业智能、数字孪生技术。主持、参与多项国家级、省部级课题。发表SCI检索论文10余篇;获国家发明专利5项,软件著作权近10项。曾获得市产学研合作优秀项目二等奖;市教学成果一等奖;市技术发明一等奖。 |
|
金侠杰 高级工程师 研究方向:机电液集成控制、计算机辅助设计以及工程项目管理的理论和应用研究. 电子邮箱:jinxiajie1@126.com |
|
赵其杰 副教授/博导 研究方向:主要从事光机电智能检测及控制、机器视觉、人机交互及智能系统等方面的教学科研工作,面向航空、汽车、机器人等领域承担完成30余项基础和应用研究项目。研究成果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,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10余项。 |
|
胡小梅 副研究员/上海大学智能制造及机器人中心副主任 研究方向:数据可视化、信息可视化、机器视觉 |
![]() |
袁光杰 副教授/博导/IEEE会员 研究方向:传感器技术、微纳制造、微尺度传热学。2014年博士毕业于东京大学工学部材料工程系,至今主持(负责)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,并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多项国家及省部级项目。发表SCI/EI学术论文30余篇,授权发明专利8项。 电子邮箱:guangjie@shu.edu.cn |
|
高海峰 副教授 研究方向:航空发动机结构强度、振动及其可靠性与多学科优化设计。主持、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、博士后基金、“两机专项”、先进航空发动机协同创新等多项国家及省部级项目。发表SCI/EI学术论文30余篇,参编外文专著1部。 电子邮箱:gaohaifeng@shu.edu.cn |
|
黄秀玲 副教授/硕导 研究方向:可穿戴康复辅具,智慧骨科医疗器械,先进医疗器械检测技术与关键装置 |
|
解杨敏 副教授/博导/上海市智能制造与机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/中国科协“青年人才托举”/上海青年科技启明星 研究方向:无人系统智能感知、自主导航、任务/路径规划技术。应用于星球车、采矿、设备设施的自主侦察、环境重构及空地协同定位等领域。 |
|
蔡红霞 副研究员/教学副系主任 研究方向:智能制造中的工业软件。作为课题责任人承担完成科研项目20余项。参与项目20余项。发表论文80余篇。出版专著2 部,获得专利与软件著作权20余项,获得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,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,上海产学研合作优秀项目奖特等奖1项。 |